尊龙凯时国际天文年与日全食|千术光盘|

  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,這個開創性的偉大發現所觸發的科技變革,深深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尊龍凱時 - 人生就是搏!,。如今,在地面和空間中的望遠鏡千術光盤,已能夠對宇宙進行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全波段探測。天文學是歷史悠久的基礎學科之一,直到今天仍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:在100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銀河系的存在,而今天已經知道大約起源于137億年前的宇宙是由數以十億的星系組成;100年前,還無從判斷宇宙中是否有其他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系統,而現在已經在銀河系內找到了200多顆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行星千術光盤,並有了在宇宙中探索生命起源的願望;100年前,還只能用光學望遠鏡和照相幹板研究天空,而現在能採用最尖端的科技,從射電波段到伽馬射線,從地面和空間來觀測宇宙。目前,公眾和媒體對天文學的興趣空前高漲,天文學新發現總是經常會出現在新聞的頭版。

  為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用于天文觀測400週年,國際天文學聯合會(IAU)提議將2009年定為以“探索我們的宇宙(The Universe, Yours to Discover)”為主題的國際天文年。聯合國宣布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尊龍凱時 - 人生就是搏!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。,,開展縱貫全年,著眼于教育尊龍凱時,面向公眾,尤其要吸引青少年參與的,國家、區域及全球層面上的各種活動,希望通過白天的天空和夜晚的星空, 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他們在宇宙中的位置,從而激發個人的探索發現精神。

  2009年7月22日在我國長江流域一帶觀察到的日全食,是幾百年一遇的天文景象,據說我國有3億多人觀看了這次日全食尊龍凱時人生就是博!。。電視、網絡及平面媒體千術光盤,都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報道,做了很好的天文科普。遺憾的是,並沒有看到媒體將這些日全食的宣傳報道與2009年是國際天文年聯系起來。

  與世界上一些國家相比,我們做的國際天文年科普活動似乎太少了,筆者孤陋寡聞,僅聽說今年1月份國際天文年全球開幕盛典在法國巴黎舉行時,在北京也開過一次大會,還發過一個首日封。地方上個別單位組織過一些天文觀察活動(沒有國際天文年也得有這類天文觀察吧)尊龍凱時。這顯然暴露了國家相關部門的科普意識淡薄,科普“喊”得較多尊龍凱時,做得太少千術光盤尊龍凱時app下載

  好在今年還有5個月時間,希望我國有關部門做出點實際行動來,組織些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身份相適應的國際天文年活動。通過宣傳天文學中令人激動的發現,以及提供天象觀測的機會,以增進人們對宇宙知識的了解。

  2009年的星空還會出現一些令人興奮的天象,除了已發生在7月 22日的日全食, 10月中旬在北半球,木星黃昏可見,是向公眾展示木星及其衛星的大好時機;11月中旬將發生較強的獅子座流星雨,流星數量預測每小時可能會達到500顆以上。這些天象即便用當年的伽利略一樣簡單的望遠鏡觀測千術光盤,也頗壯觀。可不可以在一些大中小學,廣泛組織學生通過望遠鏡進行第一次觀測天象的活動(不一定是上面說的天象,也可以是平日夜晚對星空的一次觀測)。分享這樣的觀測經驗,並讓人們思考它的重要意義,正是國際天文年的主要目標之一。

  宇宙的影像有著攝人心魄的魅力。天文學觸及到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哲學問題:我們從何而來?又將往何處去?生命如何出現?在宇宙中是否唯一?太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挑戰之一:這個變幻莫測的舞台充滿了神秘的、復雜的奇異現象。天文學對普通人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這些宇宙的奇景,這些流行的圖像不僅讓大眾陶醉于星空的美麗,更激發他們去探索背後的科學知識。2009國際天文年是一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天文學的機會,我們是否可以多設計制作些從地球看宇宙的展覽,把這些圖片帶到學校、博物館尊龍凱時、劇院千術光盤、公園和大型購物中心,讓更多的人看到尊龍凱時。

  溫家寶總理2007年5月在同濟大學曾說:“有一句哲言,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,他們才有希望;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,那是沒有未來的尊龍凱時。”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一些仰望天空的事,國際天文年的活動一定會開展得有成效尊龍凱時APP下載!,人們對宇宙的科學常識也會有所提高。(作者為天津大學教授)